2025-10-28 观影

2025年第 301 天

天气


📅 日期 : 2025 10 28 星期二
🕛 时间 : 16:52:15
🧭 位置 : 湖南 — 长沙市
☁️ 天气 : 多云 — 晴
🌡️ 温度 : 22℃ — 13℃


  • 晴☀️

Nobody2 小人物2

#爽片-小人物
星期天不知道怎么去消化这碎片时间,于是便打开了在线观影网站 [HDmoli](HDmoli – 高品质在线影视资源),找了部电影-小人物2(Nobody2),看完了觉得真不错。
不是说这电影有什么教育意义或艺术水平,仅仅就是因为它是部爽片,拳手横飞、惩恶扬善,好人历尽艰难让正义得以伸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整个片子从头到尾就是爽!
于是,我又找了第一部(小人物1)看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是那种爽快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也许简单的爽快都是这样的吧-不会叠加。

悲观与乐观

本来我以为悲观可以让自己保持警惕,以应对随时到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险,这种心态一直持续了大概五年左右,现在回头看看,这种心态是有问题的-或者说事实证明是有问题的-让我的情绪日趋负面化而不能自拨!

当然,有些悲观情绪是现实环境带来的,就在近二年,很多两年前担心都成为了真实,比如:在参加自学考试的时候就担心考到了文凭是否还有机会使用、比如在职场里的筹码-我的专长是否有机会施展…,事实证明这些担心都变成了真实。一年投出不计其数的简历,要么就泥牛入海、要么就是 “不适合” 的回复,实在令人沮丧,久而久之,对自己的一切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对未来充满担忧,夜不成寐、白天精神状况越来越差,情绪越来越不稳定等等实际的状况都一一浮现出来,这些状况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家庭质量,对于人际关系处理进退失据、家庭被压抑失望埋怨等负面氛围里所笼罩,成了让所有人不愉快的场所。

当我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敲出上述内容时,我的目光稍偏向玻璃幕墙外的小花园,花园里仍是绿意盎然,整洁的步道外侧的树木上悬挂着的小灯笼在传递着清晰无误的信息-新年就来了,绿植中的部分落叶树的叶子全部掉落了,光秃秃的,但是这些并不能首先吸引的我目光,因为无论是地面的绿篱、稍高的圆球绿植还是高大且舒展的不知名目的树,都是绿色的,一如盛夏,这些枯树差不多是这些绿的点缀吧。

预示2025-新的一年将是充满活力、奋斗的年头!
窗外,就算有光秃秃的枯树,但是我的目力所及,直观的感受还是充满生机的绿色。愿新年,我的乐观情绪也能战胜悲观,充满生机!

2025,不管如何立目标,心态的调整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如果没有实际行动来改变2024的一切,那就要接受它。现在不是乐观的时候,但是悲观情绪也必需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能让悲观主导工作、生活与家庭!要知道,有悲观情况的初衷是让自己保持斗志,对环境保持警惕。而不是忧心仲仲,甚至到了杞人忧天的程度。

春天即将到来了,让多余的悲观就随寒冬一起消失吧!

告别2024

就这样毫无知觉地,2024就结束了。春天照常闷、夏天照常热、舒适的秋天还是那么短,短到只有一个星期,当然冬天的冷也还是一样的,没有变化…

2024还是有些不一样的:焦虑加剧、关系更加紧张、任何事更加不顺,本人就像世界末日时将爆发的火山🌋,正无限接近临界点。

世界末日和火山爆发的临界点,就是在世界末日的那一瞬,火山爆发了!

对2025有什么希望呢?否极泰来这是最大的期望吧。世界怎么样也不大关注,虽然我也知道大环境好了,个人更容易变得更好,但是真的看不到大环境有可能变好的迹象。

就这样,在傍晚暮色四合时,走进这并不拥挤的地铁车厢,给自己做了一个简洁的年度小节,也对新的一年许下深深的期许。

来年更好!25更好!

长假 2024国庆

宁静的社区花园

七天长假-对于我来说实际只是六天而已,即便是六天,也让我有光阴虚度的焦虑。

假期里,天气晴好,正是星城一年里难有的好天气-秋高气爽,气温宜人,如果是在初来长沙之际,怎么也不会窝在家里!

还有明天一天就要上班了,这几天除了去一次岳阳之外,都是在家里-准确地说是待在家的房子里,跟这个社会似乎没有了接触。

岳阳楼
入口还是有景观的,很小,但不精致。
面对洞庭湖
这就是八百里洞庭?

去岳阳本意是想跟孩子讲心忧天下的事,结果孩子们根本没有兴趣,倒是去旁边的汴河街,那些小食让她们喜笑颜开。

商业街在哪个景点都是必不可少的。

怎么去跟孩子沟通这件事越来越困难,说教不行她们没兴趣听,不行、言简意赅她们听不懂,也不行。

中秋月饼

中秋的圆月,在城市里很少能够看到了!

月饼的样式不下上百种,我亲自品尝过的也有三十种左右,大陆各个省市的、港澳台的…,月饼也由中秋节晚上必备的餐品到不以为意-提前拿一盒或者数盒放家里,孩子们当零食吃,到中秋节当天晚上并不会关注有没有月饼,也可能是城市里的家庭很少能够在那个时间抬头看到圆月的原因,月饼本来就是为赏月而备的啊!

在我的记忆里,苏式月饼永远都是最正宗的月饼,没有之一。

脆脆酥酥的苏式月饼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在那个买白砂糖要凭票的年代,中秋节当天上午或者下午,妈妈安排跟着村里的小朋友到小店去买糖,运气好可能会买到一点红糖或者白砂糖,运气不好也可能一点都买不到,大多数的中秋节都是天高云淡的,没有被污染的天空像水洗过一样湛蓝湛蓝的,孩子们总是能够忘记不愉快的,就算买不到糖毕竟也有白面饼可以吃,这个节还是很开心的。

有时候买到白砂糖了,妈妈会包几个糖饼,至于为什么包糖饼,我直到我踏入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是老家的风俗习惯,现在想来应该是当时买月饼极其困难的原因吧-那时物质极其匮乏,大家都没钱,就算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所以退求其次,用比较容易获得的白砂糖包糖饼,一定程度上代替月饼吧!

糖饼当然好吃,刚出锅的糖饼很烫,拿在手里要不停地左手换到右手。但是更好吃的是每次只有一两块的那个糖饼-月饼。

记忆里的第一次吃月饼,是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晚饭后妈妈从满是灰尘的土灶脖上拿下的那个用油直包着的、直径大概5cm的小小的饼,妈妈微笑着递给我,并没有说这是什么,只是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完,我吃完了才有感觉-还是这个月饼好吃,就是太小了!

无论糖饼还是月饼,在那些年代里,印象里妈妈都没有吃过哪怕是一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