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x 游戏的兴趣与失落

购买Xbox one 天蝎座其实已经有好几年了,刚买回来的时候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战争机器》系列、《生化危机5》,前者是因为属微软的第一方3A大作、经典-我从Xbox360时代便开始接触战争机器,对于我这样重画质的非硬核主机游戏玩家来说,战争机器爽快的操作手感、良好的剧情、优秀的画质,最最重要的是第三人称不头晕,简直就是Xbox主机存在的绝对理由。

接触的第一款战争机器游戏
战争机器后续的佳作

生化危机是卡普空的系列产品,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试着玩过生化危机2,那时是在PS2主机上玩的,用的是CRT电视。因为玩的是盗版,所以也没怎么用心去玩,只是浅尝辄止,玩到躲石头那里就不玩了,后来在Xbox360上也买了盗版的《生化危机5》,坚持打通关了。-现在的我是坚决反对玩盗版游戏的,不是因为伟大的知识产权保护,仅仅就因为游戏设计基本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需要花经济成本取得,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放弃。PS2游戏无需花钱买的时代,我只把战神2打通关了,其他大概10多款游戏均未过关。

打击手感很好,有点像格斗游戏了。

待换了Xbox one 游戏主机,适逢《生化危机5》优化版-卡普空真是赚钱有道-上市,所以也就买了数字版的,从2009年开始一直玩到现在。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个通宵达旦的奋战。游戏的剧情模式通关后,就开始玩有无限可能的佣兵模式。虽然自己的技术很菜,但仍然乐此不疲。印象里就没有全部击杀150个生化感染者。

因为某海鲜市场有数字版的游戏出售,价格非常便宜,只有原价的1/5甚至更低,所以我也经常去闲逛。大约在去年就入手了《皇牌空战-未知领域》这一款空战游戏,据说这款游戏对操作的要求很高,属于上手难度极高的游戏。我在大概用100块左右的价格买下了这款游戏后,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试着玩,画质非常棒,云层、雨滴、结冰等天气非常真实。当然,操作要求高也是真的,中途停了好几周没玩,无它,只是觉得没办法过关。后来还是不讲武德,到处去查攻略、到视频网站去看其他玩家的通关视频,才得以勉强过了简单难度的所有关卡。这一过程虽然艰辛,但通过所有关卡后也给了我非常大的成就感,于是后来难度逐渐升级,直到最高难度Ace级,也磕磕碰碰地通过了。

非常优秀的空战游戏

通关后才发现需要升级飞机的某些技能,需要在联机对战时取得一定的分数方可。于是,又网购了XGPU,与其他玩家联网对战。虽然经常被虐得体无完肤,但是我心态好摆得比较正,重在参与。所以也能够获得乐在其中的游戏乐趣。

《皇牌空战7》现在也全部通关了,XGPU里有更多的游戏可选择,但是更多的选择也可能意味着无法选择,下载了若干款游戏,但还没有一款开始玩,甚至有一部分下载了没有玩就卸载,回头再看看《战争机器》、《生化危机》 … 等一众旧爱,也提不起兴趣再玩了。

下一款最爱游戏在哪里?

预感

个人的经验是:预感这个东西,基本上是好的不灵、坏的贼灵。

从今年春节后,我就有着强烈的不安:我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团队里的危机,所以想了一些办法,未能解决问题后便退缩了。就这事,一定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我来说后果非常恶劣。

果然,事情还是来了。

作为一个管理者,无论组织给你多大的空间,你都要尽一百倍的努力去确保你的团队能够正常有序、良性地运行,如果你竭尽全力了还是无法改变。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自己能力不够、二是组织环境不允许你这么做。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承担责任、虚心学习再提升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种情况那只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点云彩,与组织一别两宽吧。

若为了生存,而不去分析原因做出相应的选择,抱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心态, “博炒”以求得到赔偿金,那就非常悲哀了。

此次教训我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呢?

作为管理者,不管是哪个阶层的管理者,不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提前发现危机,更要有魄力、有担当,想出办法消除危机。不然组织要你干什么呢?

只是,年龄越大,犯错成本越高,现在这样的年龄已经无法支付犯错成本了。

天道轮回

每周一次的例行事项

遥想30年前,自己也是站在指定的位置进行站岗、主要的事情就是无聊枯燥和偶尔为需要帮助的路人提供指路服务;

30年后的我,仍然在指定的位置、指定的时间站岗,主要的内容还是枯燥无聊和偶尔为需要帮助的访客提供指引服务。

自己是真没长进啊!!从踏入社会到快要退出职场,还是这个德性!!深深的愧疚!

长假 2024国庆

宁静的社区花园

七天长假-对于我来说实际只是六天而已,即便是六天,也让我有光阴虚度的焦虑。

假期里,天气晴好,正是星城一年里难有的好天气-秋高气爽,气温宜人,如果是在初来长沙之际,怎么也不会窝在家里!

还有明天一天就要上班了,这几天除了去一次岳阳之外,都是在家里-准确地说是待在家的房子里,跟这个社会似乎没有了接触。

岳阳楼
入口还是有景观的,很小,但不精致。
面对洞庭湖
这就是八百里洞庭?

去岳阳本意是想跟孩子讲心忧天下的事,结果孩子们根本没有兴趣,倒是去旁边的汴河街,那些小食让她们喜笑颜开。

商业街在哪个景点都是必不可少的。

怎么去跟孩子沟通这件事越来越困难,说教不行她们没兴趣听,不行、言简意赅她们听不懂,也不行。

读书笔记 – 咖啡未冷前

晚上无睡意时,便会拿起Kindle看一小会书,一般都会很快就睡意朦胧起来。
之前看的多数是日本的推理小说,东野圭吾、宫部美雪 …的书看了着实不少,很多小说确实也很精彩,剧情结局的反转常出人意料。

前几天晚上,在搜索书库里的日本小说时,随手打开了这本《咖啡未冷前》,其实我对什么穿越到过去或未来的小说一点都不感兴趣,总觉得是网络小说的题材,给小孩或老人看的(虽然我自己就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但心理总是很排斥这个事实),没什么观看的价值,所以也不抱什么希望的期待地看了下去。

开篇就是一对恋人分手,分别后女孩又觉得舍不得、放不下,所以就想要回到过去的那一刻-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结果,也要回到分手的那一刻-这也是作者设定的规则,她如愿以偿了,回到了他们面对面说分手的时刻,她知道了男人心里的不舍与痛苦,他们没有改变已经发生的分别,但是,有了几年之后再见的约定。

第二个故事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的丈夫与从事护士工作的妻子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也就等于死别了,从前的丈夫不再认识自己的妻子,对于妻子来说从前的丈夫已经失去,她只能以一个护士的身分来照顾丈夫,没有爱情亲情,只有照顾的义务。她在穿越到过去的时间里看到了丈夫对她的感情、对病症严重时的预计,更让她看到了眼前的丈夫就是丈夫;

第三个故事里一直都拒绝妹妹苦苦相劝回家经营家庭酒店的平井,在一次妹妹来找她而她躲着不见后,妹妹车祸不幸去世后,平井回到了过去看到妹妹给她写的信,了解到妹妹真挚邀自己回家并不是为了让姐姐守着家里的酒店而自己出去寻找自由,就是为了能够两姐妹在一起共同陪伴父母,把家里的酒店经营起来。最后平井回到了家里,与父母一起经营酒店。

最后一个故事是穿越到未来的,患有先天心脏病的计,明知道生孩子会要了她的命,但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作为一个母亲,她很想知道在没有她的未来,孩子生活得怎么样、丈夫生活得怎么样,所以她就到了未来-十五年后,终于看到了孩子。这篇故事最让我感动,作者安排了母女之间的见面,但是计与她的丈夫并未见面,因为她丈夫流与她表妹数去了北海道-应该是结为夫妇。在这个故事里,夫妻之情、母女之情让人动容。

作者用日本小说特有的精致与小巧,娓娓道来。让人既感到温馨又伤感,有什么比得上悔不当初更令人遗憾的呢?

中秋月饼

中秋的圆月,在城市里很少能够看到了!

月饼的样式不下上百种,我亲自品尝过的也有三十种左右,大陆各个省市的、港澳台的…,月饼也由中秋节晚上必备的餐品到不以为意-提前拿一盒或者数盒放家里,孩子们当零食吃,到中秋节当天晚上并不会关注有没有月饼,也可能是城市里的家庭很少能够在那个时间抬头看到圆月的原因,月饼本来就是为赏月而备的啊!

在我的记忆里,苏式月饼永远都是最正宗的月饼,没有之一。

脆脆酥酥的苏式月饼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在那个买白砂糖要凭票的年代,中秋节当天上午或者下午,妈妈安排跟着村里的小朋友到小店去买糖,运气好可能会买到一点红糖或者白砂糖,运气不好也可能一点都买不到,大多数的中秋节都是天高云淡的,没有被污染的天空像水洗过一样湛蓝湛蓝的,孩子们总是能够忘记不愉快的,就算买不到糖毕竟也有白面饼可以吃,这个节还是很开心的。

有时候买到白砂糖了,妈妈会包几个糖饼,至于为什么包糖饼,我直到我踏入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是老家的风俗习惯,现在想来应该是当时买月饼极其困难的原因吧-那时物质极其匮乏,大家都没钱,就算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所以退求其次,用比较容易获得的白砂糖包糖饼,一定程度上代替月饼吧!

糖饼当然好吃,刚出锅的糖饼很烫,拿在手里要不停地左手换到右手。但是更好吃的是每次只有一两块的那个糖饼-月饼。

记忆里的第一次吃月饼,是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晚饭后妈妈从满是灰尘的土灶脖上拿下的那个用油直包着的、直径大概5cm的小小的饼,妈妈微笑着递给我,并没有说这是什么,只是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完,我吃完了才有感觉-还是这个月饼好吃,就是太小了!

无论糖饼还是月饼,在那些年代里,印象里妈妈都没有吃过哪怕是一小口。

建立个人博客网站目的

对于我这样的博客来说,建立个人博客网站真的没有什么利益动机,只是为了记录些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动机。其次也可以部分向他人展示,如果能够引起一些共鸣的话,就有可能多认识一些人,交到一些朋友…,仅此而已。

不过日前看到的“魔鬼字典”里关于个人博客的定义,瞬间就破防了!!!

也不尽然,这样描述很绝对、也很刻薄。

我的博客大概就是:放在那里,有人看在那里、没人看也在那里,至少我自己定时更新是不会受到有没有人看影响的。

梦 – 2024 09 09

在一排房子前的广场上,我又遇到了她,远远地便看到了她的笑容。时间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只是让她的笑容多了一丝温婉。

她带着笑意远远地走来,我也驻足望过去。走近了她问“你怎么也在这里?”,

-随便看看呗;

-她指着大约十几米处讲:我们也是趁着休息过来看看;

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原来她是和男友一起来的,她男友很高,待走近发现几乎有两个她那么高了,就因为高的这一特征,面对面都没有关于她男友的其他印象。她忙着介绍双方,我们也彼此打了招呼,她男友好像问了一句

-你来长沙很久了吗?

-好多年了。

-大概有多少年?十年有吗?

-应该差不多。

待一同走到前面一排绿意盎然的大树下,我们便告别、各自参观去了。

在梦醒前,我突然发现两个问题:那个地方不是绿荫庭院或陈家祠吗?怎么就变成长沙了?我真的不记得自己到长沙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