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惊悚 – 2016 11 02

夜里,又莫名其妙地进入梦境。
梦中,我杀了人,原因不详。惊恐万分的我在堂弟的帮助下,逃离了案发的那个村-好像是老家的某个村子,我,乘着类似于人力三轮车一样的交通工具,在夜色的掩护下沿着泛着青色的马路前行着,路上非常安静,静得有点瘆人。
走了一段时间,天就开始朦朦亮了,前面有关卡,惊回。途中,有家人仓皇赶来,告知追捕我的那些人已经商量好了:见到我就痛下杀手灭口,割喉或爆头均可,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尸体的样子,倒在某个不知名称的地方,如同一个废弃的丑陋玩具。有哪些人能够帮我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里人为我通风报信已经是极不容易了,说不定他们就因为报信而受到牵连。其他人?还有能够帮助我的人吗?没有!
我转到另一条路上,并搭乘了一辆破旧漏风的公共汽车,寒风从各处的缝隙里钻进车厢,如同冰刀。公共汽车向着城区方向开去。
沿途见到很多疑似警方的人员,这里天已经亮了,路边人的面孔已经清晰可辨,我愈觉得危险:如果追捕人员在城区车站驻守,我岂不是自投罗网!我必须得想办法。于是我立即决定转车去另外一个县城,通过另外一个县城的车站再转车逃往其他省份,去哪个省呢?不知道。天下之大,好像我已没有容身之所了。
我下了车,在路边等待。空旷的路面、过往车辆扬起了黄尘,在微风的吹拂下,整个世界都变得混沌起来。惟有苍白的路面显得更加宽阔。
沙…沙…沙…,附近有声音响起,我身边的路人开始惊恐逃散,几个持刀、持枪的黑衣人逼了过来。我闭上了眼睛,等待子弹…。

心态很重要。
就算是杀了人而跑路。接下来要做的是冷静地选择逃跑路线及方法,然后再跑。惊恐仓皇心态必须要去除-去他娘的,跑得了是赚,跑不了也没亏什么啊!

关于数字化生活之日记应用 – 2016 11 23

总是觉得用笔写在纸上的东西才是真正可以长期保存的,那么多数字化的工具虽然便捷易用、几乎不受使用空间或时间的限制-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通过手机在公共汽车上、厕所里写一篇日记。但是便捷也就意味着可能是即用即弃,没有什么价值。
对于我而言,影响我并让我选择笔与纸的最大原因就是安全感。使用电子产品用数字方式记录我的日记,是非常不靠谱的。首先,得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硬件与软件,其次是硬件或软件的使得寿命能有多久,是否可以通过升级方式继续使得-一般而言,硬件升级问题不大,只要你愿意花钱基本都可以购买得到;但是软件就不一定了,如果商家不再开发或停止维护或更新,你手里的硬件觉得没有最便宜的纸笔管用。这些对于用家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当然,数字记录也不是完全没用,比如在时下很热的现代网络社交领域,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图文并茂、花团锦簇的文章来,但请注意那是文章,不是日记。文章是可以给别人看、可以展示的。而日记不可以。
有人将自己的日记展示出来给别人观赏吗?或许有吧!比如疯子!

梦 – 2024 6 27

驾车至一停车场,准备停车时不知是刹车失灵还是反应慢了点,眼看着车辆不受控制地撞到了对面停着的一台白色丰田皇冠车头,离奇的是皇冠车头并无大碍、引擎盖却严重塌陷,寻车主而不得,只能写字纸留言,请车主联系我。

旁边的一所房子里有人发疯了,好像是有人拿着菜刀挟持了其家人,特警迅速赶到现场包围了那所房子展开营救,我站在停车场远远地望着。

透过夜幕,远处的那所房子有幽暗昏黄的灯光透出,没有人声,房子四周晃动着的光点是特警枪口的照明电简。

突然,房子那边就人声鼎沸起来,依稀有人向停车场方向奔跑过来,然后…,我就协助特警擒获了罪犯,认识了一位据说很有背景势力的人,他介绍我去龙湖。

可是,龙湖怎么去呢?该去找谁呢?对方并没有说清楚。我尝试着去龙湖总部,接待人员很热情,在得知我是某人介绍过来时,拿了表格让我填,并表示只是个例行流程,“他”介绍过来的人一定没有问题。填了表格后…,便没了下文。

和胡、秦二人在小饭馆里喝酒,秦说他现在每天都要努力工作,否则3套房子的房贷一个月都有一万五千块就没有能力还了,胡说你要还房贷,我不也要养孩子,两具孩子。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惟有沉默以对了。房贷要还、孩子要养,这两样我都有。他们说的似乎有点凡尔赛,而我说出来就是诉苦了,不诉也罢。

周记 – 2024 7 1

今天是七月份的第一周的第一天,也是下半年开始的第一天,龙年只剩下50%了,时光匆匆地流逝,现在已经不大有什么震撼,因为内心已恐慌得僵直了。

早上返工出门时天色阴沉,小小的雨点在不紧不慢地漂着。远处所有的景物都像蒙上了一层滤镜,灰蒙、阴沉。像暴怒的人刚发完脾气但还没有走出发脾气的状态一样;途中,间中暴雨,雨点打在挡风玻璃上,噼啪作响。还好一路上开车还算顺畅,没有出现拥堵的情况,当然这也跟出门时间有关系-毕竟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出门,再堵也就很不够意思。

早上到公司,全身无力,心神不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吗?当然知道;

为什么不做呢?到了办公室的座位上感觉自己就像美国总统老拜登一样,茫然、瞌睡。如果不是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你还在上班”,说不定就真的睡着。

过去的一周,令人疲乏,真的筋疲力竭。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承受不了压力,所以在压力面前就出现这样那样的生理不适-压力由心理传递到身理?谁知道呢,人生的每个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经历,没有所谓经验可以借鉴。每个人都不相同,怎么能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同时说“按这样做肯定好/肯定不好”呢!